內容目錄
Toggle新社區委員最常遇到困擾:噪音、雜物、菸味
成為第一屆管理委員會成員,往往一開始就會面臨各式社區糾紛的洗禮。深夜樓上的神祕噪音、停車位亂堆雜物、梯間瀰漫的菸味——這些都是第一屆委員最常遇到的困擾。許多資深委員分享,住戶平時可能嫌管委「別來煩我」,但一旦發生糾紛或安全問題,住戶們也希望管委「挺身而出」解決。因此,第一屆或是新任管委需要在壓力與期待中找到平衡點,智生活整理資深管委實務經驗和系統工具幫助新上任的委員們有經驗可以參照。
只想平安卸任?先學會聰明應對
成為第一屆管理委員會成員,許多人的心願其實很簡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求掌聲,但求平安卸任。好消息是想要平安卸任,恰恰需要妥善處理這些糾紛。智生活為新任委員許多資深社區分享,那些任期內風平浪靜、順利交接的管委,秘訣不是遇不到問題,而是懂得用對方法,讓問題「照流程走、有憑有據」智生活專為社區管理而生,內建多項功能協助管委會處理住戶意見並溝通社區事務。
接下來三週,我們透過三個常見案例,看看資深委員是如何智慧地運用智生活 App處理,讓新任管委不擔心「第一屆怎麼做」,穩穩度過任期。
樓上噪音吵不停?
「主委,救命啊!樓上每天半夜都在拖家具,我快崩潰了!」
當7樓的住戶小陳在凌晨2點傳來這則訊息時,身為新手管委的你,心裡一定是崩潰的:我又不住他樓上,我怎麼知道是誰?去敲8樓的門?萬一不是他,我不就得罪人了?如果處理不好,小陳會不會到處說管委不做事?
小陳形容,每晚凌晨都聽到「咕嚕、碰撞」的聲音,像是有人在拖移家具,聲響持續良久,導致他和家人難以入眠。更苦惱的是,他無法確定噪音來源是8樓還是其他樓層。直接找鄰居理論怕找錯人,可能引發更大誤會甚至衝突。新上任的管委會成員小張看到這則意見也一頭霧水:第一屆就碰上這種羅生門式的噪音糾紛,要怎麼處理才好?
資深管委怎麼說:
「冷靜,先收集資訊,中立地借助公告提醒。」首先上智生活管理版查看是否有其他住戶也反映過類似住戶意見,瞭解問題的頻率和大致時間,採取以下行動:
1、蒐證與溝通。 張主委先請發出提出[住戶意見]的小陳留意記錄噪音發生的時間點,可以用手機簡單錄下聲音片段以保存證據。根據前輩們經驗,遇到噪音問題可讓住戶先行蒐證(錄音、記錄持續時間)。有了噪音發生時段等資訊,管委會研判可能來源樓層範圍,可以使用智生活社區推播提醒有關住戶
親愛的住戶提醒您:夜間請避免移動或搬運家具,共同維護社區安寧與好眠環境。
此時語氣以禮貌婉轉為主,避免指責特定對象,屬於柔性勸導。
2、發布公告施壓:若上述柔性提醒後情況仍無改善,再次啟動社區公告程序勸導。他打開智生活 App發布公告
降低家具移動噪音,共創安寧社區
親愛的住戶您好:
近日管委會接獲住戶反映,夜間時段不時傳出家具移動聲響,影響大家休息品質。為維護社區的寧靜與和諧,敬請所有住戶共同遵守以下原則:
1️⃣ 避免於夜間(22:00–07:00)期間移動或搬運大型家具。
2️⃣ 如確有需要搬動家具,請儘量於白天時段進行,並輕放物品以降低噪音。
3️⃣ 提醒施工或裝修廠商同步遵守社區安寧時段規範。依據《噪音管制法》第8條及《社會秩序維護法》第72條規定,若於夜間製造妨害他人安寧之噪音,經勸導不聽者,主管機關得處以最高6,000元罰鍰。
讓我們共同維護社區的生活品質,營造安寧、舒適的居住環境。
感謝各位住戶的配合與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