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全12小時好管嗎?3個制度+設備讓你不用補人也能管理得當

面對夜間無人、包裹混亂的管理困境,保全12小時制度該如何穩場?本文揭露實戰痛點,提供人力精簡社區管理的設備與制度解方。

越來越多社區要求「白天有人,夜間不補人」的保全12小時制,對物業公司來說看似省成本,實則是管理風險來源:

• 晚上沒人收包裹,住戶抱怨「怎麼都領不到」
• 設備掛掉沒人處理,直接上社區Line公審
• 白天保全疲於奔命,還要寫交班簿、回住戶訊息
• 這不是單靠犧牲某位辛苦同仁就能撐住的,而是該用制度與設備,幫這12小時撐起來。

 

保全12小時

以下,我們用一個真實情境講清楚這件事:

【實戰情境】複合型社區實施保全12小時後,一週內住戶抗議
案場背景是台中某新落成社區,有住宅+店面+健身房,設有三個出入口,日班保全 08:00-20:00,夜間不補人,由住戶自主出入。問題發生:

  • 包裹晚上沒人收,第二天櫃台爆量,還常弄錯
  • 社區Line被貼滿:「又沒通知我包裹到了」、「誰把我的箱子拿走了?」
  • 新案剛簽約還沒滿一週,物業主管已多次被主委約談

這就是「保全12小時」的現實挑戰,而我們要如何用一套制度搭配設備,把這個場穩下來?

解法一 :制度改成「班前統收 + 入櫃通知 + 晚間自助領件」

關鍵制度設定:

• 每日傍晚 19:30 前,日班保全統一盤點當日包裹
• 進行「集中入櫃」→ 使用智慧櫃將所有住戶包裹依地址歸位
• 系統自動推播通知至住戶手機(App+簡訊)
• 晚間即使無人,也能自助取件、不出錯

這是人力精簡社區管理的第一步:「不是減人就放手,而是讓交接無縫銜接」。透過這套制度,夜間無人不代表住戶無感,而是「轉為自助操作」。
設備搭配:智慧包裹櫃如何在這裡發揮關鍵角色?
這套制度要跑得起來,不能靠紙本+口頭,要靠能自動記錄、即時通知、操作直覺的設備。
智生活智慧包裹櫃提供以下核心功能,完整支援這種12小時制:

 

設備功能對制度的支援效果
同戶包裹自動集中入同櫃保全一次放好、省空間、省時間、減錯誤
領件拍照紀錄避免住戶誤會「沒收到」,保全安心交班
雙後台(物業+住戶)物業可管理狀態、住戶可即時自查
斷網也可離線操作就算當天跳電、掉線也不怕;資料會自動同步
365天全台維運服務半夜設備壞了,不用自己扛,打客服就有人接手
夜間無人社區對策

讓設備「不是只負責收放包裹」,而是扮演制度的一部分,甚至是整場管理的撐場工具。

同社區導入後,3天內滿意度明顯上升
三天內,住戶抱怨明顯下降,Line 群組中甚至有住戶主動分享:「昨天晚上9點取包裹超方便、還有照片留存,覺得很安心。」
物業公司也把這套制度搭配設備的做法,寫入未來標案中智慧化管理提案,當作「差異化亮點項目」。

這是夜間無人社區對策真正該有的樣貌:不是沒人就無解,而是設計一個「住戶自己也用得順」的管理節奏。

保全12小時能不能管理的穩定,不是問人力夠不夠,而是你有沒有用對方法
當複合型社區成為常態,「白天顧得來、晚上沒人出事」就是物業公司的基本功。而要讓這場撐得住:

• 不是靠多補一人,而是讓白天班表+夜間設備接得上
• 不是塞進智能兩字,而是有具體可執行制度與工具支撐
• 不是怕設備導入,而是怕導入之後沒人處理問題

你也面臨「保全12小時要怎麼撐」的難題嗎?

讓我們協助你設計出「不補人也穩場」的管理提案。
📩 歡迎聯繫智生活社區顧問,讓你在簡報裡不只是說服,而是讓業主「點頭說要」。

👇了解智慧包裹櫃
分享此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