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社區大樓需要設置防火管理人?法規最新解析

如果火災發生在你所住的社區,住戶真的知道如何逃生嗎?設備真的能正常運作嗎?隨著近期相關主管機關的規範變更,不再強制要求所有社區設置防火管理人,但這並不意味著消防防火不再重要!這篇文章將快速告訴你什麼是防火管理人,以及哪些社區仍須設置防火管理人、最後不論有沒有防火管理人,社區該如何務實投入資源,才能提升社區防災韌性。

什麼是社區防火管理人?

因為社區屬於共同持有,所謂的社區防火管理人,法律上所指的其實是「共同防火管理人」。在過去政府規定超過十一層樓的建築,應該設置「共同防火管理人」,負責社區內消防安全管理,確保社區內的建築物和設施符合消防安全規範,並在緊急情況下能夠有效地進行應急處理。

防火管理人工作職責

● 消防設備管理:定期檢查和維護社區內的消防設備,如滅火器、火災報警系統、消防栓等。

● 消防演習與培訓:組織住戶參與消防演習和安全培訓,提升住戶應對火災及其他緊急情況的能力。

● 消防通道管理:確保消防通道和逃生路線暢通無阻,避免堆積雜物或其他障礙物。
相關文章:鄰居在社區公共空間堆放雜物檢舉辦法?看看法規怎麼說!

● 監督消防安全規範的執行:確保社區遵守各項消防安全規範和法規,並定期進行檢查和評估。

● 應急方案制定:根據社區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火災應急方案,並定期進行更新和演練。

● 火災隱患排查:定期檢查社區內的火災隱患,並採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

社區大樓不再需要防火管理人了?

過去社區大樓必須設置的共同防火管理人,隨著《消防法》在民國112年6月21日修法,「共同防火管理人」的規定也隨之改變,不再硬性要求集合住宅設置:

下列建築物之管理權有分屬情形者,各管理權人應協議遴用共同防火管理人,責其訂定共同消防防護計畫後,由各管理權人共同報請建築物所在地主管機關備查,並依該計畫執行建築物共有部分防火管理及整體避難訓練等有關共同防火管理上必要之業務: 一、非屬集合住宅之地面樓層達十一層以上建築物。 二、地下建築物。 三、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建築物。 前項建築物中有非屬第一項規定之場所者,各管理權人得協議該場所 派員擔任共同防火管理人。

這裡的關鍵是條文中的「非屬集合住宅」,所以結論來說,因為社區屬於「集合住宅」,所以不論樓高是否高於十一樓,都不再受《消防法》第十三條強制規範,「不設置共同防火管理人」也是合法的。當然,若社區認為有需要,條文依然允許社區依照《消防法》,自行設置共同防火管理人。

哪些社區大樓仍需設置共同防火管理人?

雖然一般集合式住宅不用設置共同防火管理人,但須注意若社區當中設置有KTV店面、托嬰中心或是對外營業的旅宿等高人流出入的營業場所,或者社區是與鐵路捷運共構,就仍會被要求設置共同防火管理人。

擔任共同防火管理人的資格?

依照《消防法》規定,「防火管理人」必須是具備「管理職務」的人才能出任,故社區應由管委或總幹事加以出任。防火管理人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才能有效履行其職責。就算沒有專業背景,只要參加由政府或認可機構舉辦的消防安全培訓,並通過考試獲得合格證書,就能出任。

社區防火管理人要如何受訓?

須至直轄市、縣(市)消防機關或中央消防機關認可之專業機構,12小時以上之講習訓練合格領有證書始得擔任。並且每3年至少應接受講習訓練1次。
培訓課程通常涵蓋多個消防安全主題,包括:

  1. 學習消防法規與標準。
  2. 火災預防及風險管理。
  3. 消防設備操作學習。
  4. 緊急處置與疏散流程制定與執行。
  5. 組織和執行社區消防演習與培訓。
  6. 考試與認證:課程上完考試通過後,參加者將獲得防火管理人員的合格證書。

防火管理人需要定期接受再培訓,以保持對最新消防安全規範和技術的了解,確保能夠應對各類消防安全挑戰。
相關連結:防火管理人初訓課程介紹

關鍵不只是防火管理人的有無,願意投入資源才是關鍵!

在法律未強制要求的情況底下,設置共同防火管理人到底有沒有必要、設了就會比較安全嗎?關於這些問題,可以從以下幾點考量:

  1. 外聘費用:防火管理人並非法律強制要求,加上可能得在火警事故中會承擔更多責任,如果打算請物業出任,現在物業公司大多會要求另外加價,這部分就要端看社區是否願意負擔相對應的費用了。
  2. 委員權責:依法防火管理人必須具備「管理職務」,所以普通住戶不能出任防火管理人。若請委員考取證照出任,也意味著委員可能擔負更多法律責任,建議在公約納入對應權責的規範,盡量避免有責無權的狀況。
  3. 確保效益:如果社區只設置職位,卻不配合消防演習、不願優化逃生動線或設備,那也只是設心安的。社區不必為改而改,但至少法律有明確規範,或專家有建議的,就要認真納入考慮並投入相對應資源,才能真正發揮效益。
智慧社區管理,社區防火管理
智慧社區管理,社區防火管理人
務實強化消防防火管理,搭配智生活對講機幫助火警生存

火災發生時,時間就是生命。不論是否設置共同防火管理人,在日常中投入合理的資源於設備檢修、演練與防護計畫,才能降低災害發生的風險,提升居民在火警中的生存機率。

根據消防局資料,火警大約3分鐘,煙與熱氣就會因間隔燒穿而到處流竄大幅降低逃生機會,所以如何做到第一時間通報是逃生的關鍵。所以除了更換非防火材質與定期檢測煙霧偵測器,也不妨搭配智生活對講機。智生活對講機則內建有緊急求救功能,讓住戶在發現火警第一時間就能在避難同時,透過手機向管理室發出警訊,讓社區不僅止於符合法規,更能務實強化防火管理,為每位居民預備一個更安全的未來。

分享此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