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大樓公共基金怎麼用?給新手管委的實務全解

重點總結: 公共基金 是「共用部分與附屬設施」的專用資金,用來支應日常維護與重大修繕、改良與緊急應變,動用與支出需依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並全程留痕、專款專用。  

公共基金,是社區資產安全與品質維護的關鍵後盾。這筆資金專門用於維修共用設施、改善社區環境,以及因應突發狀況。新上任的管委會若不了解其法律定位與使用規則,不僅容易誤用,還可能觸法。

本篇專欄將用實務案例與條文解析,為您拆解公共基金的來源、用途、使用程序與常見爭議,協助新手主委與管委「用對錢、走對程序、守住信任」。

本篇重點

公共基金是什麼?新手管委必懂法律定位

  1. 1. 公共基金的來源

    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規定,社區大樓必須設立公共基金,資金來源包含:

    • 建商首次提撥(依工程造價分級)

    • 住戶定期提繳(依區權會決議)

    • 基金孳息與其他收入

    建商提撥標準如下:

    • 工程造價 1,000 萬以下:2%

    • 1,000 萬~1 億:1.5%

    • 1 億~10 億:0.5%

    • 超過 10 億:0.3%

  2. 2. 專戶保管與信託管理

    公共基金不得混用或挪用至個人帳戶,應設專戶保管;住戶大會同意下,也可交由金融機構信託管理,提升安全與專業度。

  3. 公共基金 ≠ 管理費

    項目用途
    管理費(管理基金)清潔、警衛、公共水電、例行保養、行政費
    公共基金重大修繕、設備改良、災損緊急應變等「大事」

    大筆花費應遵循流程:提案 → 區權會決議 → 招標 → 監造 → 驗收 → 撥款,並留存完整紀錄。

    4. 基金隨屋轉移

    公共基金為全體住戶共有資產,具有以下特性:

    • 不得轉讓、扣押
    • 不得用於抵銷或個別退還
    • 房屋買賣時隨產權一併移轉

    也就是說公共基金不能個別請求退還、不能抵押或轉讓,屋主變更時,基金權利隨產權一併轉移。

    5. 公開透明是關鍵

    管委會應定期公告基金的收支與使用情況,住戶有權查閱會計資料與帳冊。未公告者恐遭主管機關裁罰。

社區公共基金怎麼用?能不能用?用在哪裡?

「日常開銷」與「重大工程」用途要分清

  • 日常開銷 → 用管理費:如清潔、保全、水電與行政開支

  • 公共基金專門處理「重大事項」:

    • 外牆修補、屋頂防水
    • 電梯或管線汰換
    • 消防設備更新
    • 門禁監視器升級
    • 景觀植栽或公共空間改善
    • 天災意外緊急搶修
  • 注意:重大工程必須先經管委會議同意才能動用。

哪些事不能做?

公共基金採「專款專用」原則,僅能用於社區修繕或改善,以下用途均屬違規:

  • 挪用至與社區無關之用途
  • 高風險投資(股票、投資型保單等)

違規使用不僅觸法,管委會還可能承擔法律責任。

公共基金三大原則

  • 專款專用:僅用於全體住戶共同利益,包括日常維護、必要修繕、設施改良及緊急支出
  • 決議在前、公開在後:任何動支需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通過,並做到資訊透明
  • 專戶管理、權利隨屋:資金須專戶或信託管理,權利隨房屋買賣移轉,不得個別退還

七種社區公共基金常見情境的合規用法

根據《公寓大廈管理條例》,以下情境可動用公共基金,但多數須經住戶大會決議:

    • 1. 電梯汰換與大修

      • 性質:共用設備重大修繕,可動用公共基金
      • 資金不足時:採「基金+按持分分攤」方式補足
      • 相關案例:支持按坪數分攤,一樓住戶仍需分擔(屬間接受益)
      • 決策流程:第三方檢測評估 → 方案比較 → 依法決議 → 招標監造 → 階段驗收與分期付款

      2. 外牆拉皮與結構補強

      • 性質:共用部分重大修繕改良,可動用基金
      • 優先考量:涉及落物風險者優先處理

      3. 屋頂防水

      • 性質:典型共用部分修繕,可由公共基金支應
      • 審查重點:保固年限、材料規格、施作範圍

      4. 消防設備定檢與汰換

      • 性質:公共安全必要支出,定期檢修更新可由基金列支
      • 緊急情況:優先動支並補行報告

      5. 門禁系統與監視器更新

      • 性質:管理與安全設備升級,可動用基金
      • 配套措施:強化個資告示、權限控管與影像保存期限設定

      6. 景觀植栽維護與遊具修繕

      • 性質:公共空間維護改善,可由基金支應
      • 採購注意:避免分割採購,降低稽核疑慮

      7. 無障礙改善(坡道、扶手、出入口動線)

      • 性質:共用部分設備改良,依法可行
      • 建議作法:專業評估搭配住戶說明會提升共識

      小結:社區公共基金是支應日常維護、重大修繕改良與緊急應變的專用資金。動支需經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專戶管理、全程留痕、定期公開,是管委會正確用錢的基本要求。

社區大樓公共基金(又稱公基金、公共維修基金)是「共用部分與附屬設施」的專用資金:支應日常維護、重大修繕/改良與緊急應變。動支以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為前提,專戶(或信託)管理、全程留痕、定期公開,是管委會把錢花對地方的基本盤。

社區公共基金常見問題

Q1:可以把公共基金投資保單或股票嗎? 不可以。公共基金限用於社區共同利益事務與修繕,投機性投資不符專款專用原則,且可能涉及背信等法律風險。

Q2:住戶欠繳管理費或基金怎麼辦? 經催告仍不繳費者,管委會可訴請法院強制給付及利息。

Q3:基金收支需要公開到什麼程度? 須定期公告收支、保管及運用情況;住戶可查閱或影印會計憑證。拒不配合者,主管機關可科處罰鍰。

Q4:電梯汰換可以使用基金嗎? 可以。屬共用設備汰換;金額龐大時常採「基金+分攤」方式。

Q5:主委可以臨時動用公款嗎? 不可以擅自動用。公共基金運用需經業主大會決議;違者屬越權行為,嚴重可能涉及刑責。

Q6:基金是我的「押金」嗎?賣屋時可以退還嗎? 不是。基金屬全體共有,隨屋移轉,不得個別請求退還或抵銷。

Q7:屋頂防水、外牆拉皮屬於「重大修繕」嗎? 是的。需經區權會決議通過後才能動用基金。

Q8:基金可以當作臨時周轉金嗎? 不適宜。法律定位為修繕儲備與共同事務經費,應保持充足水位,避免影響緊急應變能力。

Q9:如何提升住戶對基金使用的信任? 持續公開透明、建立制度化流程與成果紀錄,實務上已證明能顯著提升繳費率與支持度。

Q10:主委換人時,基金資料如何交接? 包含帳簿、會計憑證、印鑑、結存款項等均應移交,新任管委可依法查閱;拒不移交可依法處罰。

智生活:讓社區財務管理更有效率、透明化

  • 線上繳費與自動對帳:提升收款效率、降低錯誤率,住戶可即時查詢明細,強化信任感。

    數位化財務公告:月報、季報與決算透過App推播及雲端記錄,實現「有紀錄的制度化溝通」。

    線上投票與問卷:重大修繕提案前先收集住戶意見,提升決議效率與共識。

    智生活已累積206億元金流處理量,提供完整的線上繳費、對帳與公告功能,並通過ISO 27001、MAS(L3)資安認證,確保財務與個資安全。

讓公共基金成為社區的「長期保固」

當用途邊界清楚劃分、程序穩定執行、資訊公開透明時,公共基金就不只是資金工具,更是延長建築壽命、維護安全品質的「長期保固」機制。

多數社區在此框架下都能順利運作,關鍵在於專業決策搭配住戶監督,讓每一分錢都花在對的地方。

點這裡看更多智生活

分享此文章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