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台灣電費怎麼算?本文提供最完整的電費計算懶人包,幫你一次搞懂「一度電多少錢」、「社區公電怎麼算」與「最新節能省錢方法」。根據經濟部公告,2025年10月起住宅用電700度以下每度電將調漲0.1元,但社區公設電費維持不變。重點整理如下:
💡 計費公式:總電費 = 基本電費(契約容量 × 單價)+ 流動電費(用電度數 × 單價)
🏢 社區公電:電梯、抽水馬達等屬「低壓電力」用電,費率不調整
🧮 住宅電價:700度以下漲0.1元、701–1000度漲0.2元、1001度以上漲0.4元
⚙️ 省錢方法:
定期檢視契約容量,避免過高造成基本費浪費
適用「時間電價」模式,將高耗能設備移至離峰時段運作
汰換LED照明與定期保養設備,提升能源效率
這篇懶人包結合實際範例與試算工具,協助管委會與住戶在2025年掌握電價變化、減少開銷。
內容目錄
Toggle2025電價還漲嗎?10月更新
每到夏天收到電費帳單,總是讓人心驚膽跳?特別是管委會處理社區公設電費時,面對各種費率計算更是霧煞煞。別擔心,這篇懶人包將用最白話的方式,帶您一次搞懂2025年台灣電費怎麼算?社區公設省電辦法通通有解!
好消息!社區公電部分這次沒漲價。
像電梯、抽水馬達、中控設備這些不是「民生用電」,社區大公電,電費是用「基本電費+流動電費」來算的。
- 計算方式:總電費 = 基本電費(契約容量 × 單價) + 流動電費(用電度數 × 單價)
- 基本電費:類似月租費,費用取決於社區與台電簽訂的「契約容量」,與實際用電度數無關。
- 流動電費:依據每月實際使用的電量(度數)來計算。
這次的費率完全沒調整,所以社區公設的用電開銷可以放心,暫時不會增加!
不過,家裡平常用電,下半年電費要微漲囉!
根據經濟部9月19日公布的消息,從2025年10月開始,民生用電要做一些調整。住宅用戶每月用電700度以下的部分,每度電會調漲0.1元,平均電價大約會從2.77元變成2.87元,算是小幅調整。
這次漲幅是分段計算的:
- 700度以下:每度多0.1元
- 701到1,000度:每度多0.2元
- 超過1,001度:每度多0.4元
一度電多少錢:住家/非營業用累進單價
台灣家裡的電費用「階梯式累進計費」,簡單說就是用電越多,後面的電越貴。這個制度也適用於機關學校等非營業用電,包括許多社區的小型公設照明。電費帳單前面比較便宜,跳表跳得越多就越貴。
時間電價(二段/三段)怎麼算?誰適合?
如果你家電費經常破千,或者社區用電量很大,可考慮申請「住商型簡易時間電價」。這種計費方式依不同時段收費,如果能將用電時間調整到便宜的離峰時段,就像搭捷運有尖峰離峰票價,如果你能配合在便宜時段用電,就有機會省錢。
社區公設常見「低壓電力」:基本費、契約容量與省錢術
社區的電梯、抽水馬達、中央空調等大型設備,通常採用「低壓電力」計費。這種計費方式包含固定的基本費和變動的流動電費。2025年最新費率(低壓電力型)
契約容量: 社區會向台電申報,例如30瓩、50瓩等,視設施規模而定。想知道社區公電電費?可以到台電官網查詢
現行費率
| 項目 | 內容 |
|---|---|
| 經常契約基本費 | 268.80 元/瓩 |
| 非夏季流動電費(尖峰) | 4.69 元/度 |
| 非夏季流動電費(離峰) | 1.98 元/度 |
| 夏季(6–9月)流動電費(尖峰) | 4.91 元/度 |
| 夏季(6–9月)流動電費(離峰) | 2.08 元/度 |
實際計算範例
情境:社區契約容量 30 瓩;8 月總用電 3,000 度(尖峰 500 度、離峰 2,500 度)。
計算步驟
- 基本電費:30 瓩 × 268.80 元/瓩 = 8,064 元
- 流動電費(夏月):
尖峰:500 度 × 4.91 元/度 = 2,455 元
離峰:2,500 度 × 2.08 元/度 = 5,200 元 - 流動電費合計:2,455 + 5,200 = 7,655 元
- 總電費:8,064 元 + 7,655 元 = 15,719 元
省錢小撇步
檢視過去一年的最高用電需求,評估是否能調降契約容量。
每調降 1 瓩,每月可省約 236 元基本費。
採用或評估「時間電價」,將高耗能設備(如 EV 充電樁)盡量安排在離峰時段運轉。
實用工具
親愛的各位社區委員,智生活誠心建議您定期進行以下檢視
- 契約容量健檢:確認是否符合實際需求
- 公設用電分析:瞭解各項設備的耗電狀況
- 費率方案評估:大用電量社區可考慮時間電價
推薦社區節能好辦法:
- 社區LED燈具汰換,降低照明用電
- 定期保養電梯、抽水設備,提升能源效率
其實電費計算沒那麼難!
電費計算乍看複雜,但其實就是兩個重點:「用越多越貴」和「不同時間價格不同」。不管是算家裡的電費還是社區公設,抓住這個邏輯就不會亂。
最重要的還是省電啦!再會算電費,如果用電量一直增加,荷包還是會很痛。多用台電的試算工具,找到最適合的方案,讓每一度電都花得值得!